五年前,留意到中国医疗城乡巨大差异和乡村医生艰难生存现状的学生文溪创办了微光医疗公益项目,该项目以促进中国乡村医疗发展为出发点,为乡村医生提供技术交流平台以及物资支持。
2014年7月,微光团队邀请到了几位北京医学专家,为从贵州织金县、内蒙古博克图镇、内蒙古免渡河镇等全国十几个贫困县的二十位乡村医生无偿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首届乡村医生医疗援助公益班。在这次公益活动获得广泛关注后,微光项目创始人文溪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道:“我们都是渺小的,当无数个我们聚集在一起,发出光热,我们就是无法想象的庞大的!微弱之光,也终将燎原。”
2015年7月,为了带给乡村医生更加便利的医疗资源,主办人文萱、文溪带领整个团队,到了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羊册镇,为那里的二十位乡村医生代表带去了医疗物质和医疗培训资源。由于乡村医生很少有机会向医学专家请教,他们对能够听到河南省中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何立刚教授的讲课感到发自内心地开心、感激。
作为第一届和第二届微光医疗的公益活动参与者,文萱回忆道,“现场基层医生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感染了我,是他们的坚持让我看到了微光援助的意义。通过和医生面对面的交流,我和团队进一步地发现了乡村医生的需求和我们项目的不足。”
时隔四年,2019年7月,微光医疗援助团队下定决心做出了改变。本着为基层医生服务的出发点,第三届微光援助活动来到了国家一级贫困县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杨家庄镇,活动主办人文萱、秦馨怡、文溪、陈星奕邀请到了北京著名医学专家焦子天和冯祥国在当地为基层医生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乡村老年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梗)的预防、治疗与管理。
此次活动还下乡进行医疗器械赠送、专家义诊、村医采访,详细了解了当地基层医生的工作内容、条件、待遇,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和团队中的每个人一样,第三届微光医疗策划人们一直坚信着“微光”的力量:微光虽弱,但终究会汇聚成一束光芒;团队人虽不多,但不局限于团队发出的力量。
微光医疗,一直在路上。项目至今已经走过五年:从第一届组织医疗培训班到第三届拜访乡村诊疗所、为群众举办大型义诊,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十几人,微光医疗始终围绕百姓的健康需求持续发展着。
“用微光照亮病患,用真心做真公益”是微光医疗援助团队的初心。回望走过的路,微光医疗所有参与者和乡村医生一样,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内心最大的满足与幸福。微光虽然渺小,却能汇聚光芒;团队力量虽然微薄,却有着改变世界的勇气。我们始终相信: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然后我们一起发光,这种光才能把压榨的阴霾照亮。
发起人 文萱 Xuan Wen(Vivian Wen)感悟
微光医疗的公益活动以及培训不单纯的是一个志愿者活动,通过在乡村和爷爷奶奶们的几天的交流,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困难和无奈。就算这样,我们也会全心全意为改变这些问题和困难而尽一份力。
微光医疗援助团队虽然人数不多,力量不大,但是我们也秉承着“微光”的初衷,奉献自己,造福更多人。
在牛家村的时候,我们见到了这么一位老奶奶。她头发苍白,脸上的纹络每一个都仿佛在描述着一个故事。她笑起来的时候慈祥的样子现在都无法忘记,温柔而美丽的老奶奶。
“奶奶,您在这里呆多久了啊?”
“从嫁过来的时候就再没有离开过了哝”
“奶奶,您的血压不好,这里太偏僻了,为什么不去大城市的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呢?”
“奶奶啊,已经没有能力离开这个村了。”
“那您的孩子们呢?他们会回来看您吧。”握着奶奶的手,注视着那双眼睛,希望能看出来她的每一个表情变化。但是直到很久之后奶奶才说,“他们太忙了,恐怕没啥时间回来啊。。。”无奈的表情和平和的语气,一瞬间心仿佛被揪住了一样难受。或许她的儿女们并不知道奶奶的高血压有多么严重,心脏病离不开各种药物。或许奶奶从来都没有告诉过他们。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极尽所能的和老人们聊天,调查研究一些状况和帮助一些培训和义诊还有临床支持。这些发展和支持肯定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帮助到像奶奶那样的,儿女都没有陪伴在身边的老人们。微光医疗团队的各位每一位都是在抱着相同的想法而努力着。
同时间,在心里也决定了。下次和大家一起去那个村子的时候,要再去找到那个老奶奶,再看到她慈祥而温柔的笑容。
策划人 秦馨怡 Xinyi Qin(Linda Qin)感悟
来去匆匆,车水马龙,生活在城市,习惯了奔波,常常会忘记给予,又习惯索取;流水潺潺,鸡犬桑麻,回到乡村,停下了脚步,才会明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我突然发现,原来懂得付出也是一件这么幸福的事。
从第一次了解微光医疗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一开始,我没有想到初期策划一个公益项目会有这么难。有太多需要考虑了。资金?受益群体?志愿者?日程?还有最重要的,你的目标你的purpose。起初,我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完成,完成一点就会开心很久,以为自己又离目标更近了一步;可越是了解了乡村医生的工作和他们面对的压力,我总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多,还能做的更好,还能想的更全面,我希望自己能真的带领团队,做真正的公益,拥有持久性的公益,而并非蜻蜓点水,只做皮毛。
到了涞源,我还是懵的。上午一到,就要为下午的专家讲座布置会场。一箱箱的会议用品、药品器械都要拆开分类,还要打扫会议室的卫生,确认投影仪能正常工作,横幅有地方挂,摄像机有地方摆。我有点慌,不想跟别人说话,只想快点干活,再快点。但还好,我有伙伴。所有的事变得轻松很多。
真正缓过神来,是见到乡村医生们的时候。他们大部分人不善言辞,而面对着摄像机的他们就更不自在了。这样的场合下,最需要的就是放松一点,chill一点。从一开始略显生硬的开场白,到后来真挚的交流,我第一次和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产生了某种内心深处的关联。当其中一位老院长说到自己已经干了30多年的时候,我泪水一下子浸湿了眼眶。那种敬佩,我无需多言。
后两天下乡走访就会更放松一些。来到村卫生室,许多乡村医生的敬业精神让我惊讶。挂在墙上的表格整整齐齐,列出了村里所有人的信息,桌上的档案,也是按照身体指标排列的。虽然村里药少、仪器少,他们没有过多抱怨,知足。和很多爷爷奶奶交流的时候,虽然我听不懂他们说的啥方言,我也尽量在应和。到最后,我就发现,不管你说什么,问他们什么,只要夸他们镯子好看,长的精神,他们就会乐的开花,跟你聊好久。
我喜欢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更喜欢村民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我知道,这次微光医疗短短三天的老年病讲座以及下乡义诊采访,并不会对大环境,甚至涞源县杨家庄镇有任何大改变,但是我对这个项目有足够的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们慢慢来,一直往前走,就一定会有改变。虽然这话很俗,但道理不假:人都要有个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只要我每年坚持,一年又一年,还怕梦想实现不了?
策划人 陈星奕 Xingyi Chen(Sing Chen)感悟
这一次微光公益团队真正走到了基层群众的身边,在村卫生室里现场采访基层医生,在村民身边陪他们聊天,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们挨家挨户拜访村民,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是我们团队对于乡村医疗了解的一小步但是却是微光医疗团队的未来发展的重要的一大步。